抱子甘蓝种子-中晚熟秋冬季栽培(1000粒)
净含量:1000粒 亩用种:3000粒
抱子甘蓝性平、味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异硫酸氰酸丙脂等。据最新研究表明,叶球内含有微量元素硒,经常食用有防癌作用。食用方法有多种,可荤、素炒、作汤、凉拌、还可以腌渍和制作泡菜,以及配菜、点缀等。
特征特性:
“明珠”抱子甘蓝是全球杂交甘全新早熟品种。定值后生育期130天,适合早熟鲜销市场。植株高度70-100厘米左右。生长强势,属于中型植株品种。竞争特性:与日本抱子甘蓝或者其他荷兰抱子甘蓝试验对照显示出不早衰,采摘容易,单株产量1.5-2公斤左右。具有很高的产量潜力。苗期抗性强,适合基地规模化种植。根据实验并显示出抗白粉病特性,杂交一代。
栽培要点:
选择拱棚育苗(高温季节注意降温,冷凉季节注意保暖)穴盘育苗。建议使用优质基质育苗,深1厘米(1/2“),并用细土覆盖种子.种子最佳发芽温度:10 - 25°C。在发芽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
适宜南方秋冬季露地及北方秋冬季保护地栽培,苗龄30天,定植后130天始收,亩用种10-20克,每亩定植2000株左右。
抱子甘蓝栽培技术参考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近几年成为风行日本市场上的名菜,其外型奇特,玲珑可爱,质柔嫩、纤维少而味甘,风味、营养等均优于结球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以前仅在台湾省有少量种植。八十年代末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中城市郊区引种,并逐渐供应宾馆、饭店、友谊商店和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用餐。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逐渐引种,在大中城市郊区的特菜基地和示范区小面积种植。
抱子甘蓝在众多蔬菜种类中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4.9克,在结球叶菜中含量最高,含脂肪0.4克,糖类8.3克,维生素A883国际单位,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 B20.16毫克,维生素 C100—150毫克,含钙42毫克,磷80毫克,铁 1.5毫克。近几年在宾馆、饭店、节日装箱礼品菜、超级市场包装净菜等消费群体中很受欢迎。目前尚属珍稀特菜品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的百姓餐桌。
抱子甘蓝性平、味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异硫酸氰酸丙脂等。据最新研究表明,叶球内含有微量元素硒,经常食用有防癌作用。
食用方法有多种,可荤、素炒、作汤、凉拌、还可以腌渍和制作泡菜,以及配菜、点缀等。
一.特征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特征特性
抱子甘蓝的茎直立生长,分高矮两种类型,高生种茎高100厘米以上,球芽疏生而较多,叶球大,多为晚熟,矮生种生长快,茎高50厘米左右,芽球密生,球形小,适于早熟栽培。抱子甘蓝叶片与结球甘蓝相似,近椭圆形,叶缘上卷呈勺形,叶表面皱褶不同,叶柄长,顶芽开放,不断抽生新叶,在茎周围叶腋处自下而上不断生出小叶球,商品球似乒乓球,直径2—4厘米,外形小巧紧实,属微型蔬菜。
(二)环境条件
1.温度:抱子甘蓝喜冷凉,耐霜冻,不耐高温。在秋季冷凉条件下,白天阳光充足,夜晚有轻霜冻,品质好。在高温下其小叶球易腐烂,会开裂,品质变劣。在高温强日照时,生长发育不良,易发生病虫害。在植株叶生长期要求温度稍高,即约平均20℃左右,有利于营养生长。温度降低到5—6℃,则茎叶生长受抑制。结球期要求较低温度,适温为10—13℃,有利于叶球形成和养分积累,温度高于23℃以上,不利于叶球形成。
2.光照:抱子甘蓝属长日照植物,但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旺盛,小芽坚实而大,在芽球形成期如遇高温和强光,则不利于芽球的形成。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节间长,叶球变小。
3.水分:喜湿润的土壤条件和室内环境条件,但不宜过湿,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和芽球形成。
4.土壤和营养:抱子甘蓝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的壤土或沙壤土。需肥量多,需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每产千克商品需速效氮4.8千克,磷1.2千克,钾5.4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25:1.1。
二.生产技术
(一)茬口安排:
以华北地区为例,有以下几个茬口安排
1.春日光温室:12月—1月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5月底以后陆续采收;
2.春露地:2月上旬保护地育苗,3月下旬露地定植,6月下旬开始采收;
3.秋露地:6月底育苗7月下旬—8月初定植,10月下旬移至大棚或日光温室进行假植,12月底采收;
4.秋日光温室:7月上旬—8月初育苗,9月初定植,1—2月采收。
(二)育 苗
抱子甘蓝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大量的节省用种量,也能缩短作物在田间占地的时间。育苗需注意选择适宜的品种,培育健壮的苗。
1.品种的选择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既有的农业设施和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根据多年的实践,北京地区春季栽培宜选定植后约90天能成熟的早熟品种,科仑内、日本的早生子持、绿橄榄等。
2.用种量抱子甘蓝种子千粒重4克左右,亩用种量为10—15克,每亩定植2000株。
3.播种期根据栽培季节而定,一般苗龄40天左右,幼苗5—6片真叶时定植。早春气温低时苗龄会延长。
4.育苗方法最好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精量播种,一次成苗。春季用72孔穴盘,夏秋季可用128孔穴盘。基质用草炭1份加蛭石半份,或草炭、蛭石、废菇料各1份,覆盖料一律用蛭石,每立方米基质加入1.2公斤尿素和1.2公斤磷酸二氢钾,肥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若用128孔苗盘每亩需用16盘,基质用量0.9立方米;用72孔苗盘每亩需28—29个,基质2.1立方米。
播种前需检测发芽率。穴盘育苗采用精量播种,种子发芽率应大于90%以上,用温汤浸种法浸泡处理种子后播种(有种子包衣除外)。每穴放种子1—2粒,覆蛭石后约1厘米。覆盖完毕后将苗盘喷透水,以水分从穴盘底孔滴出为宜,使基质最大持水量达到200%以上。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5.苗期管理
①温度:早春育苗要注意保温,控制在20—25℃的温度下,齐苗后注意放风。夏季育苗要防高温。
②水、肥:苗期基质的持水量维持在的60%—65%。3叶1心后,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
如果用苗床育苗,一般需二次成苗。苗床要选择通风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每亩大田用种量为10—15克,播种面积约10平方米,播种后浅覆土。夏秋季育苗,播种后要用黑色遮阳网在床面直接覆盖,再浇透水,保持湿润。种子开始出苗后及时撤去遮阳网,降温防雨。高温炎热的晴天要日盖晚揭,小苗2—3片真叶时,分苗一次每亩地需苗床15—20平方米。
(三)定 植
1.整地、施肥、做畦抱子甘蓝生长期长,植株高大,种植的田块要早耕、深耕、晒垡,耕地前每亩施用腐熟、每亩施细碎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公斤,有机肥在耕地施入,复合肥在做畦后开沟施在地表5—10厘米处,使缓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耕耘整平后做畦,畦的形式要根据土质、季节、品种等情况而定。如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区,可开浅沟或平畦栽培;如果土质粘重、地下水位高、易积水或雨水多的地区,则宜做高畦或跑水的平畦。
2.定植密度早熟品种可做1.5米宽的畦种双行,株距50 厘米,每亩定植1800-2000株,高秧的中晚熟品种每畦种1行,每亩1200株。
3.栽种用穴盘或营养土方培育的苗,伤根少或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可达100%。如果是用苗床育的苗,定植前一天要把苗地浇透水,次日带上土坨起苗,起苗后当天定植完毕。北京地区春季露地栽培,要用粗壮大苗,覆盖地膜后按株距打孔栽种,或栽植后浇足定根水,然后用竹片架设小拱棚保湿,这样能早缓苗,植株生长快,在夏季高温之前已结成小叶球,减少叶球松散率。
(四)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科学的水肥管理 幼苗定植后要经常浇灌水,以保证小苗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尤其是秋茬栽培,正是炎热高温季节,水的管理更显得重要。灌溉可以改良田间小气候,能起降温作用,减少蚜虫及病毒病的发生。植株生长的中期,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当下部小叶球开始形成时,又要经常灌溉,使土壤保持充分的水分。雨天要及时排水。
2.中耕松土、除草 每次灌水施肥后要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科学追肥:全生育期共追肥3—4次。
(1)定植后30天左右,每亩穴施“一特牌”活性有机肥每亩100—200公斤,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公斤,深度5厘米以上。
(2)芽球膨大期,每亩穴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千克。
(3)芽球始收期后,再追肥1—2次,具体可根据不同品种采收期长短而定,每亩一次施用台湾“农宝赞”有机液肥1升(N、P、K含量分别为9%、6%、9%) 用100—300倍液灌根,如有滴灌设备施用效果更好。
(4)叶面喷肥:株高50厘米左右开始,叶面喷肥3—4次,每次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混合喷施,或台湾农宝赞有机液肥500倍液喷雾。
4.整枝 当抱子甘蓝的植株茎秆中部形成小叶球时,即要将下部老叶、黄叶摘去,以利于通风透光,促进小叶球发育,也便于将来小叶球的采收。随着下部芽球的逐渐膨大,还需将芽球旁边的叶片从叶柄基部摘掉,因叶柄会挤压芽球,使之变形变扁。在气温较高时,植株下部的腋芽不能形成小叶球,或己变成松散的叶球,也应及早摘除,以免消耗养分或成为蚜虫藏身之处。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到一定时候摘去顶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使下部芽球生长充实。一般矮品种不需摘顶芽。摘芽时间看需要而定。北京地区秋栽抱子甘蓝,10月中下旬始收后,气温己逐渐下降,冬前需移植保护地假植,便之继续生长,陆续收获,可不在露地打顶,以便抱子甘蓝多生叶,结更多的小叶球,增加产量。
5.假植北京郊区露地秋栽抱子甘蓝,大多数品种刚开始采收气温便逐渐下降,为延续采收,要假植于大棚或日光温室,应在立冬前完成。要带土坨假植,开沟,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亩植4000株。大棚内假植,冬季要用双层农膜覆盖,从11月收获至第二年2月底。在日光温室假植则要注意放风,白天温度控制在15℃左右,夜间在5℃左右。
(五)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
1.秋大棚栽培 在华北地区秋季利用大棚栽培,不仅能利用大棚遮挡强烈的阳光,还能防止暴雨的袭击,没有风吹雨涝的风险,秋末冬初能保温,为抱子甘蓝的生长提供更长的生长期,一次栽培成功,比露地栽培的条件优越,产量也较高。根据大棚的特点,可将抱子甘蓝的播种期提前到6月的上旬,为防止高温影响抱子甘蓝的生长,宜在大棚内安装微喷以利于降温。用大棚栽培不需要考虑风雨的袭击,故可以开沟定植,可以不培土,摘顶芽的工作可推迟到10月下旬,使叶芽的芽数增加。
大棚栽培要注意钙的补给,因为抱子甘蓝需钙量较大。在用微喷灌溉时,常造成棚内土壤含盐量高,影响孢子甘蓝对钙的吸收。解决的方法是在高温期过后,改微喷为沟灌,灌水量要大,并叶面喷施0.3%的磷酸钙,或0.3%-0.5%的氯化钙,一周一次,连喷3—4次。其它管理可参照露地栽培进行。
2.节能日光温室栽培 节能日光温室在秋冬春季能提供抱子甘蓝更适宜的生长条件、更长的生长时间,会获得更好的产量和优质的产品。秋季播种期由7月至10月均可。使用品种除选用早熟品种外,还可用中熟品种栽培,摘顶芽的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栽培条件进行,追肥的次数要增加,以防后期缺肥。收获期从11月收至第二年6月。
三.采收及采后处理
采收标准:叶球紧实,颜色深,有光泽,无病虫害。收获时用小刀将芽球切下,切忌用手往下掰,以免损伤植株。早熟品种从下部陆续采收。晚熟品种可同时采收。要轻拿轻放,装入打孔的保鲜袋中,外用纸箱包装,放入冷库存放,在温度0℃左右,遮光,相对湿度95—100%条件下,可贮存2个月以上。
四、病虫害防治
种植时常见的病虫有黑腐病和菜蚜。
1.黑腐病 多在抱子甘蓝生长后期发生。病菌多从叶缘水孔、或叶片上的伤口侵入,形成“V”字型或不定形淡黄褐色坏死病斑,病健交界不明显,病斑边缘常具有黄色晕圈,迅速向外发展致周围叶肉组织变黄枯死。病菌进入叶柄或茎部,使叶柄和茎部呈灰褐色坏死甚至腐烂,严重时可蔓延到子球上,引起菜株萎蔫坏死,严重时子球呈黄褐色坏死干腐。
黑腐病由一种细菌引起,病菌多来自于土壤中病残体,也可由种子传带。病菌耐干燥,可存活2~3年,生长发育温度为5~39℃,适宜温度25~30℃。抱子甘蓝生长期病菌主要通过浇水、施肥、雨水和病株传播蔓延。通常,高温多雨、空气潮湿,叶片长时间结露或害虫发生严重,造成的伤口较多,有利于病菌侵染。此外,如果水肥管理不当,植株生长衰弱,害虫防治不及时或暴风雨天气较多,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黑腐病的有效方法是:
1.根据黑腐病可危害多种十字花科蔬菜,最好采取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
2.选用无病种子或用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的比例拌种。
3.在抱子甘蓝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和防治害虫,减少各种伤口。重病菜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妥善处理。在菜球采收结束后及时清洁田园。
4.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喷雾,10~15天防治1次,根据病情防治1~3次。
(二)蚜虫 有两种形态,在条件适宜时形成无翅蚜,条件不适宜时产生有翅蚜。多为害菜株的幼嫩叶片和心叶,造成心叶和嫩叶卷缩变形,菜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结球。严重时诱发煤污病,影响产品质量。
菜蚜多为浅绿色、浅黄色和绿黄色。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南方地区可达30~40代。北方地区冬天一般不形成危害,在温室内蔬菜上可零星发生。露地蔬菜常在春、秋出现两个发生高峰。在南方桃蚜可周年发生危害。桃蚜喜欢黄颜色和橙黄色,害怕银灰色。可利用它对颜色的喜好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1.根据有翅蚜虫害怕银灰色,可在菜地内间隔铺设银灰色膜或挂拉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
2.根据有翅蚜虫喜欢黄色,可在田间挂设粘虫黄板诱集有翅蚜虫,或距地面20厘米左右架黄色盆,内装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诱杀有翅蚜虫。
3.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由于蚜虫世代周期短,繁殖快、蔓延迅速,多聚集在蔬菜心叶或叶背皱缩隐蔽处,喷药要求细致周到,保护地内采用烟雾剂或常温烟雾施药技术防治效果更好。喷雾可选用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选用20%灭蚜烟雾剂,每次每亩0.4-0.5公斤均匀摆放,点燃后闭棚3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