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6
品种名称:中黄3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PI486355×郑8431)×郑6062
已往审定情况: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1天,株高67.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50.6个,百粒重18.5克。圆叶,白花,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感大豆灰斑病,中抗SMVⅠ和SMVⅢ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75%,粗脂肪含量22.75%。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7.5公斤,比对照辽豆11增产10.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91.8公斤,比对照增产7.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7公斤,比对照增产8.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8公斤,比对照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陕西、宁夏中部、甘肃中部、辽宁锦州、瓦房店和沈阳地区,内蒙古东南部等春播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44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2)还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山东北部中部地区夏播种植.(注:以上地址为已实验的种植区,未列出的地区并不代表不可以种植,可以根椐当地情况,安排种植)
附件:大豆新品种“中黄35”创下高产记录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我国大豆新品种创下亩产达371.8公斤的高产记录,这为我国油料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35”,今年在新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实验地上,实收1.2亩,亩产达371.8公斤。这是继1999年后,又一大豆高产记录。
专家组认为,黄淮海地区的夏播大豆品种“中黄35”在北纬44度左右的新疆地区作春播品种是适宜的。在良种良法相结合的条件下,“中黄35”的产量可达到亩产400公斤或更高的水平。此外,该品种含油量达23.45%,符合国家当前关于扶持油料生产的政策。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立即着手予以大力推广,为恢复我国油料生产水平,抑制食用油涨价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措施,包括在东北地区(油料)主产区大豆的良种补贴从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另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把油菜籽纳入良种补贴的范围之内,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明年的油料生产,保证市场的供应。
|